很久以前,就曾经不经意地与《协和医事》相遇过。

那时我才刚刚进入医学院,协和的名字如雷贯耳,却又显得遥不可及。

世事难料,四年以后,居然会和这个古老又神圣的东单三号发生另一种联系,我又重新翻开了这本书。

读完这本书,我最深刻的印象倒不是协和与这个国家一起跌宕起伏的命运,也不是与孙中山、梁启超等名流的看病轶事,而是协和大家们那种审慎与慈悲的态度。

最近北大医院张树基大夫驾鹤西去,不知是否标志着那个“医圣”时代的结束。在现在这个充满物欲的浮躁社会,与前辈相比,我们似乎都缺乏那“自省、专注与慈悲”的大医情怀。本书最大的意义就在于提醒自己的不足,张孝骞老先生的那句“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是也。

这本书亦引起我思考到底怎样的医学教育才能最终培育出一名优秀的医生。本书中谈到协和学生去UCSF交流后的感想,让我深有共鸣——“要想成为一个好医生,尤其是一个富有创造力的医生,恰恰是医学知识以外的东西起决定性作用。比如那种良好的沟通能力,那种对病人深切的同情心,那种在看似重复的劳动中发现新问题的洞察力,甚至是危机来临时的那种勇敢,都不是医学知识本身所能教给你的。”不断扩张的大学规模,却并没有把真正大学的思想带给当今的大学生。我所怅惘的,是这些年,我们被当做流水线上的产品,终端只是一家家医院。我们在一次次地考试中通过机械记忆得到高分,追名逐利的同时常常忘却了最初的理想。在专业技能得到培养的同时,身为一个人的,精神气质的培养,似乎是匮乏的。然而医学作为一个以人为本的职业,势必要求我们有“高度整合的心智与道德、求新、务实与慈悲”。

最近频繁爆出的南海红会医院活婴当死婴、东莞医生撕病历、汕头医生打胎药当安胎药这些恶性事件,就是人文精神缺失的极端例子。我觉得能从本书中汲取的,就是前辈们那种兢兢业业、甘于奉献,也乐于与病人沟通的“大医”精神——这,或许是我们每位医学生入院时都会默诵的希波克拉底誓言的精髓。我想,这样的精神,不仅仅适用于协和,亦是普世的。这样的精神,不应当随着时间荏苒而流失,这应是我们心中一直葆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