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研究发现,脑膜炎奈瑟菌在人体内和人群间的播散与其菌毛的翻译后修饰机制有关,这一机制的深入阐释有助于开拓新方法预防流脑。

脑膜炎奈瑟菌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简称“流脑”,这个病想必临床大夫们尤其是儿科大夫们都不陌生,它多发于冬春季节,6个月-2岁的小孩子特别容易感染,通常最初表现为发热、咽痛,逐渐出现皮肤瘀点瘀斑,继而发生剧烈头痛、呕吐、颈项强直,严重者甚至会暴发败血病、脑膜脑炎,最后因休克、脑疝等重症死亡。导致这个病的细菌很有意思,它是一种革兰氏染色阴性的球菌,叫脑膜炎奈瑟菌(Neisseria meningitidis),通常经由呼吸道飞沫从病人或带菌者传播给健康人。在感染人的过程中,它就像一个舞者,翩翩降落于我们的咽部,在我们的上呼吸道粘膜里游走、侵袭、增殖一番后,进而入血造成全身症状。这个舞者为何能够在我们的粘膜上皮里翩翩起舞呢?本期NEJM文章《脑膜炎奈瑟菌的播散》就介绍了Science不久前发表的关于脑膜炎奈瑟菌播散机制的新研究(Posttranslational modification of pili upon cell contact triggers N. meningitides dissemination),研究发现,脑膜炎奈瑟菌在我们咽部的舞蹈与它的菌毛有关。

菌毛是脑膜炎奈瑟菌粘附于我们咽部上皮细胞的有力武器,这样强有力的粘附对它侵袭人体有何帮助呢?该研究发现,原来这些菌毛可以七十二变!脑膜炎奈瑟菌粘附到人上呼吸道粘膜上皮后4小时内,开始加速表达一种叫做磷酸转移酶的物质,该酶可以对菌毛进行翻译后修饰,将磷酸甘油基团连接到菌毛氨基酸链93位的丝氨酸残基上,使菌毛的稳定性下降,细菌就从上皮上重新脱落下来,或者进一步侵犯其他上皮细胞,或者形成飞沫,如同在空间里翩翩起舞一样。通过这样的播散,细菌可以侵入深部组织入血,在我们的体内横行肆虐,也可以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给更多的人。这一发现的意义在于,提供了对抗脑膜炎奈瑟菌毒力的新靶点,或许通过寻找适当方法阻碍它的菌毛变异,减少其播散,我们就可以不单依赖抗生素和脑膜炎奈瑟菌的多糖抗原疫苗来保护自己了,前者已经产生了明显的耐药现象,而后者对婴儿(流脑的高发人群)产生的免疫力仍不稳定。研究也留下了一些未能解答的问题,例如:这种菌毛的修饰机制是否仅限于某种脑膜炎奈瑟菌?该机制是否会受到上呼吸道其他细菌、病毒感染的影响?磷酸甘油基团对菌毛的修饰是否会影响细菌穿透血脑屏障的能力?这些疑惑有待在今后的研究中一一解密。

来源:《新英格兰医学杂志》2011-4-21 基础研究的临床意义

Dissemination of Neisseria meningitidis.

Vincent Quagliarello, M.D.N Engl J Med 2011; 364:1573-1575.

没读过瘾?快回到目录,继续悦读本期NEJM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