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中的致癌物质一直都是老百姓关注的热点话题。在美国,这一话题不仅停留在老百姓的茶余饭后,还延伸到了总统癌症专题研讨小组。这篇文章介绍了美国人对环境致癌物问题的思考。它让我们感到,与环境致癌物斗,意义巨大,但困难重重。

这是一连串可怕的数字:在美国,癌症是第2杀手;41%的人这辈子会贴上“癌症”的标签;1/5的人死于这两个字。这么多的癌症从何而来?除了基因,环境中的致癌因素问题也逐渐被人们所重视。

事情追溯到18世纪的伦敦,一位伟大的Percival Pott医生就发现,皮肤癌及阴囊癌与长期接触煤焦油有关。这种阴囊癌也因此被称为“扫烟囱者癌”。从此,人们就将自己身上的那小块癌与所有用过的吃过的穿过的呆过的——这些统称为“环境”的东西联系起来。

2006年,美国布什总统批准成立了美国总统癌症专题研讨小组(the President’s Cancer Panel),这个小组成员由医生和科学家组成。研讨小组开展会议来评估目前美国环境癌症研究、政策和处理环境致癌物的项目,举办了各种听证会来倾听社会大众对于环境中致癌因素的看法。2010年4月,这个小组又发表了一篇报告,强调必须严格控制美国公民面对致癌物的暴露机会。

事实证明,研讨组的担忧并非杞人忧天。在各种塑料制品、饮料瓶、玩具中都“潜伏”着一些可能致癌的物质,其中包括苯、石棉、甲醛等我们耳熟能详的东西。甚至,在婴儿的脐带血中都发现了多达300种工业化学物,谁说这和小儿白血病和脑肿瘤没有关系?

那么环境对癌症的影响究竟有多大呢?这里涉及到一个人群归因危险度 (population attributable risk, PAR) 的概念。所谓人群归因危险度,简单说就是指暴露因素消除后所减少的疾病数量。流行病学家说了,对于大部分癌症,环境因素的PAR都很高,在西方人中甚至占到了85%-95%。也就是说,如果消除了环境因素,那么癌症就不再是“一个传说”了。但是这也只能是天方夜谭,因为什么东西能致癌,本来就是一时半会很难弄清的事情,还何谈去除呢?除非,人生活在真空之中。

没错,虽然“环境”这块骨头很硬,但为了全公民的健康,终究还是要啃的,而且要啃得好。怎么啃呢?老美用了四招:

首先是将致癌物扼杀于“摇篮”之中。思维很简单,你不是说这东西致癌么?不让它生产就好了。这是最有效和理想的,但却是最难的方法。

其次是利用政府强大的行政作用,减少职业致癌物的暴露量。这一做法已经初见成效,例如减少玻璃厂工人与双氯甲醚的接触已经降低了职业性小细胞肺癌的发病率。

第三就是关注那些“未名”的潜在致癌物。目前美国市场上的80000种化学物质中,真正测试过致癌性的只有200种,而国际上认定的一定或可能致癌的物质却有400多种。这些物质的名气虽然不如烟草、石棉大,但是也可能会对普通人群产生致癌作用。相信随着更多研究结果的出现,这些物质的真面目也会一一浮出水面。

最后,就是加大环境法律和法规力度,确保化学物质在进入市场前进行致癌性检测,减少工业利益的诱惑,控制致癌物的进口和生产。

其实,面对环境与癌症这一世界性难题,各国的处理原则都是类似的,无非是用“萝卜加大棒”,争取“防范未然”、“亡羊补牢”。但是,美国的做法依然值得借鉴:建立政府智囊团,在专家意见之上积极了解大众观点,从行政最高点去分析、解决此类问题,尽量完善法律法规等等,这都是我们值得反思和学习的地方。

来源:《新英格兰医学杂志》2011-3-3 观察

Combating Environmental Causes of Cancer,David C. Christiani, M.D., M.P.H. N Engl J Med 2011; 364:791-793.

没读过瘾?快回到目录,继续悦读本期NEJM的其他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