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中度心力衰竭的再同步治疗——CRT治疗的未来在哪里?

让我们来看看这篇关于心血管内科的文章,有关ICD与CRT的讨论。其实在心内科,从过去药物治疗为主,到如今转化为引入了各种器械装置,就ICD(implantable cardioverter–defibrillators,植入式心脏复律除颤器)的使用而言,的确大大降低了心脏病人发生猝死的概率。而今天这篇文章讨论的则是CRT(Cardiac-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心脏的再同步化治疗)。

究竟什么是ICD,CRT,以及在心脏电生理那部分有许许多多有关各种类型起搏器的缩写,也的确是一件挺复杂的事情唔。但这样多新技术的产生,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这一领域研究的不断进展,以及这一产业的不断壮大。我刚还查了我人卫版的那本内科学,里面ms还真没有讲到CRT的内容。可谓知识更新速度飞快哈,不过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我国医学教育教科书不给力哇。

还是来说这篇文章。ICD可以认为是除颤器的缩小版本(关于这一段我不是很确定唔,纯属自己的一些理解),是一种拥有长期监测、以及多种功能的复律除颤器,目前也仍在不断发展之中。而CRT,则是解决心脏不同部位不同步问题的治疗方式,通过双心室起搏的方式对心衰患者加以治疗。就功能而言,ICD主要起到的作用是降低猝死等事件发生的几率,而CRT则是改善患者心功能以及生活质量的。

传统的治疗方式,对于NYHA分级II、III级心衰的患者,在药物治疗的情况下需要植入ICD。而CRT的治疗方式仅针对III、IV级并伴有QRS波群阻滞的患者才会使用。对于那些没有植入ICD的患者,已经有研究证明,单纯使用CRT并不会降低死亡率。而本篇文章,则研究了CRT对于轻、中度的心衰患者的作用。

试验入组了1798位患者,分为ICD-CRT组与ICD组,心功能处于NYHA的II、III级,左室射血分数不超过30%,并伴有120 ms以上的QRS波群。最终结果的确证实了在ICD基础上加入CRT治疗,能够降低轻、中度心衰患者的死亡率,但随之而来的,则有可能伴有更多的副作用。

而本期NEJM的社论也就这一研究发表了评论,预防心脏衰竭和提高生存率,社论对这一研究进行了详细的总结归纳,并充分肯定了CRT治疗对于改善心衰患者状况的地位。更强调了预防所起到的巨大作用。

[画外音]结果虽是如此,但每逢遇到心内的研究,另一件事情就不得不提上纸面,因为谁都知道,这些玩意一点也不便宜。因此,明确究竟什么样的患者能够从什么样的治疗中获得最大的利益,就成为了每一位临床医生所需要关注的事情。经济这个因素,也是需要将其纳入考虑范围内的,你们说对吧。

来源:《新英格兰医学杂志》2010-12-16  原始论文
Cardiac-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 for Mild-to-Moderate Heart Failure. Anthony S.L. Tang, M.D., George A. Wells, Ph.D., Mario Talajic, M.D., Malcolm O. Arnold, M.D., et al. for the Resynchronization–Defibrillation for Ambulatory Heart Failure Trial (RAFT) Investigators. N Engl J Med 2010; 363:2385-2395December 16,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