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武二郎醉打蒋门神……无论小说、戏剧还是民间演义,酒后的主人公似乎功力都会比平时增加几成,杯中之物也就常常被人们看作激发潜力的方便之选。现代运动员中饮酒的更不少见,一来是因为参与竞技体育的人员年龄多在20岁左右,饮酒是年轻人中时髦的消遣;二来确实仍有不少人 (尤其是业余运动员)相信酒精能够发挥神奇的力量,喝点小酒会帮助自己在比赛中表现得更好。从事不同项目的运动员饮酒率也不同:橄榄球、板球、投掷项目和 足球运动员饮酒的比例最高。

在一些正式的奥林匹克运动项目,例如现代五项和击剑中,酒精是被禁止使用的违禁药物。这似乎印证了酒精具备“兴奋剂”的某种特征。然而关于饮酒是否真的能够提高运动成绩的问题,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运动医学专家们就已经给出了答案。事实上,摄入酒精并不能改善运动时的生理功能,包括氧摄入峰值和心肺功 能等指标都无明显变化;而饮酒后肌肉的工作能力反倒可能下降;在寒冷环境中进行长时间竞技时,酒精会损伤人体的温度调节功能;饮酒的运动员更易疲劳和脱 水,在长距离耐力项目中成绩更差。在一些强调反应速度的运动项目中,由于酒精对神经系统的毒性作用,饮酒的运动员劣势更大。

所以,酒精实际上并不能令运动员更快、更高、更强。一些奥林匹克项目禁止选手摄入酒精,其实更多的是基于对运动员保护的考虑。实验证明,小剂量酒精 就能够短期内损害心脏左心室的收缩功能;个别运动员甚至会出现致命的房性心律失常。饮酒有时还会诱发运动相关性的过敏和哮喘,部分选手上呼吸道感染的几率 也会增加。对于水上项目的运动员来说,酒精更是要严格戒除。已有研究证实酒精是水上运动项目选手发生脊髓损伤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潜水运动员而言,饮酒后 发生“氮气麻醉”的风险更高。酒精还会影响选手的前庭功能,使得运动员的精细平衡能力受损。种种不利影响使得饮酒的运动员较之非饮酒选手发生运动损伤的几 率高一倍。调查显示,那些每周至少饮酒一次的运动员发生运动相关损伤的几率为54.8%,而非饮酒选手则只有23.5%。

不仅如此,对于那些并未在比赛前饮酒,而只是在前一天晚上开怀消遣的运动员而言,酒精仍然会产生不利影响。一项针对此类情况的研究显示,前一晚饮酒 的运动员在第二天进行的有氧训练中表现仍旧不佳,“宿醉”的效应一直会持续十六个小时以上。由于酒精代谢依赖肝脏的功能,年龄小的选手受宿醉影响的时间会 更长。醉酒清醒后,由于受到酒精毒性、脱水等影响,人会出现沮丧、抑郁等情绪,并感到头痛,口渴和易惊,这些负面反应显然对运动员的训练和比赛而言都颇为 不利。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长期饮酒还会导致营养不良、贫血、维生素缺乏症等问题,在运动生涯结束后遗留肝酶异常,内分泌失调,血清睾酮下降、脂代谢紊乱 等慢性损伤。

因此,运动员们应当充分认识到饮酒的危害,无论是为了短期的比赛成绩还是长期的身体健康,远离酒精才是正确的选择。

图片来自:,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