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阶段一则吹捧美国医疗制度的文章在微博上疯狂转发。其中描述道“美国诊所不用挂号,不用先付钱,也不用出示任何身份证明,做手术也不用先付钱……”

 

这番描述实在让不少网友羡慕不已;不过之后越来越多在美国留学的站出来指正原文描述失实。既然在荷兰从事医疗相关工作,不妨以我亲身经历介绍一下在这个连美国都羡慕的荷兰医疗制度之下是怎么看病的。

上个月我智齿冠周炎发作,牙龈肿痛得厉害。在荷兰想要看病有几个必备条件:身份证明,有效居住地址,社保号,医疗保险,固定的家庭医生(及牙医)。虽然我在医院工作,但在荷兰,患者不能直接前往综合医院寻求专科治疗,我必须找一个牙医诊所去看。如果牙医认为我需要专科治疗,并开具转院证明之后我才可能去医院。

想要当天看牙医是几乎不可能的。除了急诊,荷兰几乎所有的医疗过程都需要预约。给诊所打了好几个电话软磨硬泡牙医也不怎么买账,最终约了第二天。

即便我知道用甲硝唑能够对症消炎,但在荷兰没有医生处方休想买到抗生素。

第二天到牙医诊所,在登记注册了一大堆文件之后在约定时间见到了大夫。大夫人很好,帮我详细地检查了一下病齿和其他齿,拍了一张X光片,最终结论:智齿得拔。

于是开药,果不其然是甲硝唑。医生给我开具了转院证明,只有拿着这张证明我才能去综合医院寻求进一步治疗。他说,X光片会给我发到大医院,到时候就不必再拍X光片了。拿着转院证明,我就回家了,并没有付钱——因为账单会寄到我家里。

整个医疗过程大约20分钟不到。医生并没有给我进行任何治疗,收到账单的时候,一共52欧元,折合400多人民币。其中医疗咨询费用15欧元,X光片费用19欧元,甲硝唑30片18欧元。当然,如果我拿国内社区医院几块钱的挂号费和1块钱20多片的甲硝唑价格与荷兰医疗价格进行比较的话只能让我自己更加忧伤——收到账单不得不付钱,否则罚款动辄几百欧元,绝对让你难忘。

拿着转院证明,我又跑去医院预约拔智齿的时间。结果是:三周之后!

好吧,这个等待时间很具荷兰特色。在荷兰,病人从家庭医生转诊到综合医院外科,预约时间一般也多是两三周之后,距离手术的时间可能更长一些。

好不容易等完三周,去医院拔牙。刚被叫号之后就又被拖去拍了个X光片。我当时向他们解释说我已经在诊所拍过并且备份到医院电脑上了。但护士耐心地向我解释:小诊所的机器清晰度不够,我们需要更高的辨析度。

进到治疗室,躺在治疗椅之上;医生是个年轻大夫,一面操作一面解释,拔牙的过程很顺利。拔完牙之后开药,当医生得知我家里有止痛药之后就啥都没有开,荷兰拔智齿正常情况下也并不为了预防而使用抗生素。

同样地,我不用付钱就可以走了。就等着家里收账单了。一般拔两侧智齿大约需要花300-400欧元。这笔钱如果让患者全额支付的话,那对荷兰人也是很大的一笔开销。幸好大多数荷兰医疗保险涵盖了拔除智齿的大部分开销,因此实际上尽管账单高得吓人,但个人支付的部分还是比较少的;这次我大约需要付100欧元左右。

政府要求所有荷兰居民,包括我这样的短期居民,必须购买医疗保险。除了美容、牙医之外,绝大多数“基本”诊疗费用都由保险公司承担,因此荷兰家庭的医疗支出也相对比较稳定;有些保险公司能够直接从医疗机构走账并支付投保人的费用,患者就连账单都收不到,看上去确实医疗“类似”免费了。

不过荷兰居民购买的常用医疗保险大约每个月每人需要支付约100欧元的保费,对一般家庭来说,上有老下有小(通常还不止一个孩子),医疗开销是家庭支出中比较大的一部分。

原文已发表于2012年4月21日《东方早报》,转载请注明。